孝房网
您当前位置:孝房网>孝感楼市>楼市行情

引入考核机制 助力跨越发展——孝感市乡镇发展三年回眸

2012年04月26日 08:50     小编:     |0     点击:2133

扫描到手机

扫描到手机  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本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扫描到手机
        乡镇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和增长,是推进“三化同步”的承载主体,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加快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是破解“二元格局”、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环节,是加快建设武汉城市圈副城市的必由之路。2009年起,市委、市政府对全市乡镇进行综合评价考核,大地激发了乡镇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新活力。
一、目标管理谱新篇 
       去年,市五次党代会提出了“加快建设武汉城市圈副城市”的奋斗目标,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并在前不久召开的现场办公会及孝感市三级干部会议上被正式上升为省级战略,为孝感加快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正确的路线图,将孝感引入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加快发展,干部要提能,单位要善政,各级各部门需要更好地履责担任。建立一套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工作落实机制、激励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将为改革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内生动力。
2006年,我市对各县市区和市直单位全面推行年度目标管理,“人人思发展、人人促发展、人人为发展作贡献”的浓厚氛围和工作合力孕育形成,并日渐显现出其强大的生机和活力。2009年,乡镇综合评价考核制度应运而生,目标考核在全市72个建制镇、23个建制乡、12个街道办事处、8个农场,共计115个单位全面展开,在全市形成千帆竞发、百舸流的大好发展局面。
二、科学考核激活力
        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我市乡镇指标考核体系中,既有体现经济发展的国地税收入、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也有体现社会发展的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新农合参合率和综合平均住院补偿率等民生指标,还有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固定资产投资额等指标。既有总量指标,又有速度指标;既有效益指标,又有人均指标。通过指标体系的规范和引领,乡镇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之路。
根据考核体系,市委、市政府每年对各乡镇进行排名,并对综合评价考核前20名的乡镇(简称“20强乡镇”)和排名进位前5名的乡镇(简称“5快乡镇”)进行表彰,除对乡镇班子成员进行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外,还出台政策对乡镇党委主要负责人的提拔使用予以优先考虑。考核排名,带来的是知耻后勇、见贤思齐的进取心,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危机感。敬业履责的内在动力、奖惩激励的外来压力,使全市广大乡镇干部进一步增强了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普遍感到“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加快发展、先进位的竞意识明显增强,执行力、创造力进一步激发。
三、跨越发展绘宏图
       实行目标考核三年来,全市115个乡镇本级一般预算收入由38276万元上升到152245万元,年均增长58.4%;农业总产值由225亿元上升到355亿元,年均增长16.4%;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676元提高到7385元,年均增长16.5%;当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由61亿元提高到263亿元,年均增长62.8%;年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从174亿元上升到650亿元,年均增长55.2%。
全市“20强乡镇”充分发挥自身基础较好的优势,抢抓机遇,大干快上,普遍具有总量较大、增长较快、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等点,在全市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起到了龙头带动作用。2011年,“20强乡镇”共实现税收收入20.01亿元,占全市乡镇总和的68.3%;共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797亿元,占全市乡镇总和的68.6%;当年实际招商引资完成额达146亿元,占全市乡镇总和的55.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5亿元,占全市乡镇总和的51.5%。初步实现了市委、市政府打造一批经济强镇的预期目标。
2011年,全市税收过千万元的乡镇达50个,比上年增加10个;过5000万元的乡镇达18个,比上年增加5个;过亿元的乡镇达7个,比上年增加4个,其中税收过2亿元的2个。高的应城市城中办事处,达到2.18亿元;其次为汉川市新河镇,达到2.05亿元。
         “目标管理具有鲜明的导向机制、强烈的激励机制,它是科学发展的指挥棒和风向标,是跨越式发展的助推器!”在去年召开的标志着全省范围内目标考核工作正式启动的动员会上,时任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杨松对目标管理制度作了上述高度评价。去年10月25日,省统计局发布了全省百强乡镇考核评价结果。我市入围百强的乡镇达15个,数量次于武汉,位居全省二。当前我市乡镇社会经济面临难得发展机遇,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站在新起点,乡镇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将为我市建设武汉城市圈副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分享到:
获取优惠